2020年11月1日下午14:30-16:30,AG真人国际人文讲坛第344期《汉语中动结构的来源及相关问题》在腾讯会议举行,著名学者董秀芳给线上446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本次讲座由邱庆山教授主持,参会人员主要有AG真人国际全体师生和其他高校部分师生。
讲座的主题是关于汉语中动结构的来源及相关问题,董秀芳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汉语中动结构的起源,根据历时和演变的情况来讨论中动结构的根本性质。讲座伊始,董秀芳教授指出对于汉语中动句子形式的句法构造和语义解释,有以下两点共识:一是论元错位:中动词的施事论元通常不出现,其受事论元作句子的主语;二是非事件性:整个句子并不叙述单一事件的发生,而是着重说明(表层结构)主语的内在性质或某种状态。汉语所谓“中动结构”的性质,最初是形态上的一个概念,指主动和被动之外的另一种语态。
接着,董教授对汉语中动结构中的“V之AP”、“V来AP”、“V起来AP”、“V上去AP”、“V着AP”的来源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着重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中动结构”的语义在古代汉语中是用“V之AP”结构来表达的,而这种结构又来源于双小句结构,其中第一个小句的主语(动词的施事)在语段话题的压制下以零形式出现。经过句法融合,两个小句变成了一个小句,其中AP是句子的焦点,而“V之”变为状语性成分,表达得出AP这个判断的方式或途径。在“V之AP”结构的形成中,汉语的话题突显和流水句的性质起了关键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具有中动结构意义的“V来AP”是唐代出现的,表示中动结构意义的“V起来A P”“V上去AP”“V着AP”是在清代才出现的。这些形式的共同特点是在动词后出现了体标记,而动词后没有了代词宾语。这一变化使得动作的动态性进一步减弱,而状态性增强,也使得谓语部分的结构更为紧密,谓语与主语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像一个小句。
第三部分主要讲了“处所+V着+NP”方式存在句的产生也是在话题的压制下动词的施事主语隐去并最终动作性丧失而转化为表达存在的方式。这表明,汉语的动词在施事不出现的情况下会慢慢丧失事件性,演变为一种方式(状态)表达。汉语的施事在语篇中不出现的场合远远高于其他的语言,而这种不出现带来的句法后果就是这个动词的表意慢慢丧失事件性,动词丧失动态性。
最后基于中动结构的来源,我们认为“中动结构”这一概念是比附其他语言的结果,实际上在描写汉语时是不需要的。
在讲座最后,董教授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汉语中话题结构突出是一个稳定的特征,这一特征制约着很多汉语的句法表现。从话题结构慢慢句法化以后,衍生出了汉语很多的句法结构,我们对汉语某个具体句法结构的分析不能背离汉语句法的全局性特征,在面对各种分歧观点的时候要以全局的观点创建一个汉语的原创性的一种语法体系的语言系统,让其内部系统实现自洽。
在董教授讲座分享结束后,参加讲座的师生积极跟董教授进行交流互动,场面活跃。16点半,本次讲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