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国际新闻
语言文学沙龙之六——【核心词】一座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掘的“富矿”
作者:柯秀珍        编辑: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20-12-05        来源:AG真人国际         点击:

123日晚上19:00,第六次语言学沙龙《核心词——一座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掘的“富矿”》在逸夫人文楼B2022会议室举行,由公司胡平老师主持,主讲人是现代汉语教研室吴宝安老师,AG真人国际部分教师和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此次沙龙。

 

本次讲座,吴宝安老师首先对核心词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总体介绍,接着从核心词价值、核心词研究现状、比较词汇学视野下的核心词研究三个部分来进行讲解。

 

第一部分,吴宝安老师主要讲述了核心词研究的价值。她指出:核心词决定语言的性质,核心词是打开词汇系统奥秘的一把钥匙,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对一种语言的核心词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理清该语言词汇系统的本来面貌。(2)核心词是用来判断语言亲属关系的最重要的参量。对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核心词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判断语言之间是亲属关系还是接触关系。(3)对没有亲密关系语言的核心词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人类语言的共性,可以探索人类认知的奥秘。

 

 

第二部分,吴宝安老师向在座师生讲述了国内关于核心词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侧重于使用历代汉语文献的核心词研究 。利用文献来进行核心词研究产生最早,成果最多。有“常用词”、“常用语义场”的演变研究、也有专书和断代研究。“常用词”演变研究的集大成者是汪维辉先生,所著《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给该类研究提供了范式。“常用语义场”演变研究的倡导者主要有蒋绍愚先生,他在《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中提出的“两次分类”理论,在《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提出的“概念要素分析法”,后来成为了“常用语义场”演变研究的基本方法。除了演变研究外,核心词的专书、断代研究也有一些成果,专书研究有施真珍的《<后汉书>核心词研究》;断代研究有郑春兰的《甲骨文核心词研究》、吴宝安的《西汉核心词研究》、龙丹的《魏晋核心词研究》、郑春琴的《南北朝核心词研究》等。吴宝安老师指出这些专书和断代研究多采用《百词表》作为选词标准,用语义场理论来研究核心词。(2)把汉语的历时文献和共时的方言材料结合起来进行的核心词研究。用纵横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汉语的核心词,其中成就较大的有汪维辉先生和张美兰女士。汪维辉先生在2018年出版了《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该书以《百词表》为纲,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核心词的音、形、义、词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历时演变、方言差异。发表了过《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汉语“站立”义词的现状和历史》。除了汪维辉先生,张美兰女士也重视常用词研究的纵横结合,发表了《“遇见”义动词“碰”、“撞”的历时发展与地域分布》,《称谓词“弟兄”的历时发展与地域分布》等文章。(3)以汉语材料为主,但同时广泛使用其它语言材料的核心词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伍铁平先生的“比较词源学”、黄树先先生的“三级比较法”和“比较词义”理论,近几年,又有些学者提出利用“语义地图”来研究语言中的核心词,涉及的语言材料更加广泛。

 

 

第三部分,吴宝安老师讲解了比较词汇学视野下的核心词研究。她指出,这方面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黄树先的“比较词义理论”,即看某一核心概念,在语言中有哪些共同的演变。代表著作有《比较词义探索》、《比较词义再探》。在对比较词汇学视野下的核心词研究的讲解中,吴宝安老师旁征博引,举出大量实例论证,使在座师生受益良多。

 

吴宝安老师讲座分享结束后,在胡平老师的主持下,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就讲座中的疑问与吴宝安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此次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版权所有 AG·真人国际(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