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国际新闻
人文讲坛第333期《功底与眼光---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谈》
作者:向晨        编辑: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19-12-28        来源:AG真人国际         点击:

2019年12月27日下午,人文讲坛第333期在AG真人国际B6016会议室顺利举行。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受邀作了题为《功底与眼光--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谈》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何新文教授主持,AG真人国际部分教师、本科生、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同时,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旁听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如何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进行讲解,共包括两大部分。首先,莫教授以自己当年读研究生,程千帆先生让他写三篇自传为例,说明了语言文字对于学习古代文学的重要性。

紧接着莫教授提到读书方法的问题。首先他引用朱熹的一个比喻---读书像煮东西,先要“大火煮滚”,然后“细火文煨”。具体落实到读书上面,第一步是要读大量的书,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和量,不能只局限于跟自己的专业和论文有关的范围。第二步是要精读,对于一些重要的书籍要慢慢地咀嚼、体会。莫教授指出一些基本典籍,最好是能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并以《秦妇吟》为例,说明记诵的重要性。同时,莫教授特别强调一定要读历史书和思想史方面的书。历史书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古代文学发生的背景,思想史方面的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作家的创作心态、思想状况。莫教授说:“研究生是最好的读书阶段,一定要在研究生阶段打好功底。”

随后,莫教授指出就古代文学专业的同学而言,文献学的根底非常重要。文献的真假性、全面性对于研究古代文学是很关键的。如今,文献的全面性容易解决。但真假性要特别注意。莫教授以《全唐诗》中的王绩的诗《在京思田园见乡人问》和明人讹误的诗人牟融举例,说明要特别关注所研究古典文献的真伪问题。

第二部分围绕眼光展开。这个眼光指的是学术的眼光。首先,治学要有怀疑的眼光。怀疑是学术的原动力。莫教授举朱熹怀疑《古文尚书》这个例子,指出读书要善疑,就是读书的时候要深入思考,不要单纯地接受,而要主动地去读、去思考。并以钱钟书为例进一步说明,大学者也有漏洞,值得我们怀疑。其次,选题的眼光。论文的选题,除了要注重学术价值以外,还要注意量的大小和难度的适中。同时,那些已经被研究得比较多的题目,转换一个角度思考,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全新的题目。这就是选题的眼光。第三,关于方法的眼光。莫教授指出方法不是用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新越好。方法本身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方法对于研究题目符不符合、恰不恰当。

讲座结束之余,在场师生踊跃发言。有研究生指出自身论文写作存在理论先行、无法联系好观点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教授要求要多读书,在读一些论著的同时,要多读范文。在此前提下,要多动笔,从写中学。随后,针对员工提出旧体诗的创作问题,莫教授认为现代人所写旧体诗歌不可能超越唐宋诗人,当代诗歌写作寄希望于白话诗。此外,还有本科生同学代表就讲座内容与莫教授进行了讨论交流。

最后,何新文教授作总结发言,全体师生对莫讲授的精彩讲述表示感谢。


(莫砺锋,江苏省无锡市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10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韩国全南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中国诗学的文化学研究”,曾任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社会研究”首席专家。代表性学术专著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及合作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




版权所有 AG·真人国际(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