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国际新闻
第294期人文讲坛《<经典释文>“髀”字的注音研究》顺利开展
作者:田凯黎        编辑: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19-04-02        来源:AG真人国际         点击:

 2019年329日下午,人文讲坛第294期讲座《<经典释文>“髀”字的注音研究》于逸夫人文楼B5018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安徽大学AG真人国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军先生,讲座由周赛华教授主持,张冰老师等师生参加。

 关于《经典释文》“髀”字,杨教授指出其有三个音,涉及了文字讹误、词义分化导致新读音出现、同义音异三个主要问题,杨教授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讲解。

 在文字讹误方面:围绕《礼记释文》“髀”字切语校勘,指出《礼记释文》:“髀,畢婢反。徐亡婢反。”中,“畢”当为“必”,“亡”当做“方”。在词义分化导致新读音出现方面:提出在“髀”的帮纸开A、并荠开四和帮旨开A三个音中,帮纸开A是最早跟“股外”即大腿外侧匹配的读音,中古韵书则以此音表示该词的引申义“髀股”或“股”即整条大腿,而又另用帮旨开A一音表示“股外”一义。在同义异音方面,杨教授引用大量注音材料,分析了《释文》“髀”字各经《音义》音注流别,表明中古音韵文献对“髀”字两个不别义读音的注音主次变化及最终取舍,反映出南北两种读书音标准的嬗替以及以江南音为主兼注北人音的一派和北人音为主兼注江南音一派的取舍异趣,同时反映了两派“改撰”《释文》非同时进行。最后,杨教授指出,这些注音差别的消失,体现了唐代为科举取士进行的语言文字规范卓有成效,表明《释文》音义的“改撰”是在唐代语言文字规范过程中应时而作的,但应时的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湮晦了文献的本真。

 互动环节公司张冰老师对同义异音的问题与杨教授展开了讨论,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杨教授总结到,学术工作需要长久的坚持,在细节中发现趣味。本次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杨军,安徽大学AG真人国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中古汉语语音及音韵文献研究,在《韵境》的校理与研究以及《经典释文》反切结构与性质等研究方面有重大贡献,近年来主要集中研究《经典释文》等中古音义文献。为汉语音韵学著名学者。)

 

版权所有 AG·真人国际(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