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坛第387期——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研究基本思路
作者:叶娜        编辑: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21-12-13        来源:AG真人国际         点击:

2021年12月6日下午15:00,人文讲坛第387期在逸夫人文楼A5017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学遗产》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孙少华教授应邀做了题目为《中国早期经典文本的研究基本思路》的学术讲座,孙少华教授结合自己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谈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文本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的方法与角度。结合学术刊物用稿情况,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提出了建议。本次讲座由熊海英教授主持,全体古代文学教研室的老师和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参与。

讲座伊始,孙教授通过比较文学文本研究与传统文献学研究的不同,强调了创新文学文本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孙教授指出,传统文献学研究注重的是文本校勘工作,去伪存真从而得到定本,但是这样的研究方法难以推陈出新,孙教授结合西方的文学文本研究方法,指出现今的文学文本研究要将文本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当中,将文本流变的复杂性呈现出来,通过文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化,探究文本思想的接受史,以及相关学术体系的构建史。如此一来,在文学校勘上应剔除的伪作,也可以成为文本研究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孙教授多方举例,详细阐释了文学文本研究的具体方法。首先要直面原始文本,进行文本细读,其次要进入文本内部,进行个案研究,最后再采取扩大化研究,以小见大。孙教授强调,在进行文本细读时要抛开固有观念的限制,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例如在进行《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文本细读时,应将秦始皇放在具体的时代中考察,通过他个人性格的转变,联系到其政治政策的变化,再进一步扩大到当时文臣心态以及国家政治命运的研究。

讲座的最后一部分,孙教授将文学文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延伸到论文写作上来,指出论文选题要从文本细读中来,读思并进,在合适的角度切入,从而确定有价值的论文选题。在设计文章结构时要注意文章内部的逻辑性。

讲座结束后,孙教授与公司老师就论文投稿问题作了热烈讨论,孙教授表示学术论文的发表并非易事,在写作过程中要进行规范的训练,论文完成之后还要与老师、同学们反复讨论,与相关刊物编辑反复磨合。最后,孙教授激励同学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祝愿大家在学术上有所成就。

(审核:刘继林)

版权所有 AG·真人国际(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