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14点,人文讲坛第380期《元曲鉴赏之<窦娥冤>篇》讲座于逸夫人文楼B6016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AG真人国际特聘教授康保成老师,讲座由AG真人国际邹福清老师主持。
首先,康教授以“关于中国有无悲剧”的争论引出本场讲座的主题——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窦娥冤》的悲剧性。并对作者生平、《窦娥冤》的故事情节、体裁结构、情节来源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同时,康教授通过比较中西方悲剧理念的不同,鉴赏分析了《窦娥冤》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牌唱词,指出主人公窦娥的双重悲剧——显性悲剧与隐性悲剧。具体地说,窦娥被无辜判斩是显性悲剧,其特点是个体的、偶然的、可以避免的、可以昭雪的。而礼教对于妇女的摧残则是隐性悲剧,其特点是麻木不仁、理所当然、不可避免、无法昭雪的。
随后,康教授还结合明代传奇作家袁于令的《金锁记》、现代小说家张爱玲的《金锁记》,对作品主题进行了引申思考。袁于令的《金锁记》虽然凸显了明传奇对故事完整性的重视和完善,但消解了《窦娥冤》的双重悲剧,而张爱玲的《金锁记》则重新彰显、拓展了《窦娥冤》的隐性悲剧。他指出,文学的最终目的是鉴赏,但作者意图并不等于读者鉴赏。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作为鉴赏者,我们需要看到“作者之死”所留下的自由阐释的空间,这有利于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更全面、准确、深刻的理解。
提问交流环节,在场师生围绕命运悲剧、隐性悲剧等理论观念与康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讲座最后,邹福清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康教授的到访表示了真挚的感谢。(通讯员:陈小珏李悦莹)
嘉宾介绍:康保成,AG真人国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傩戏研究会顾问等职。
(审稿人:刘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