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坛(第416期)——图式性构式的产生方式
作者:赵球        编辑: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23-05-28        来源:AG真人国际         点击:

2023年5月23日(星期二)下午,人文讲坛第416期讲座在逸夫人文楼A5017会议室举行。新加坡国立大学艺术暨社会科学学院彭睿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图式性构式的产生方式》的学术讲座。讲座由AG真人国际石锓教授主持,AG真人国际众多师生参加了学习交流。

讲座伊始,彭睿教授强调了(复合型)图式性构式历史演变的独特价值。历时构式语法认为不同类型构式的演变规律具有高度共通性,但研究实践表明:图式性构式的演变在诸多方面不同于实体性构式的演变,前者绝不可简单看作为后者的一种图式化的体现。对不同类型构式不加区分,这是“构式化-构式性演变”二分法存在可商榷处的一个原因。

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图式性构式的产生方式”展开,主要聚焦于三个问题:一是图式性构式的“意义”和“形式”分别是什么?二是关于“构式化——构式性演变”的相关理论问题;三是明确到底什么是“新”构式。彭睿教授强调意义先行假说,并指出,构式之“新”,关键在于表达新的交际功能。

第三部分,彭睿教授基于汉语估评句的产生方式,着重介绍了新构式的产生机制,提出了“广义构式化”。简式估评句来源于以动词“在”为动词核心的存在句,重动式估评句则是在简式估评句基础上以汉语重动句为模板类推创新的结果。此外,回顾了损益句和溯因兼语句的产生机制。损益句的产生是图式性构式历时扩展的结果,该历时扩展以“语义稀释”为机制,以“变异性扩展”为结果。

讲座结束后,彭睿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引发了大家对图式性构式历时演变的新思考。“历时构式语法”方兴未艾,正逢其时,了解“西方”理论须立足汉语语料事实,但也要具备跨语言视角。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审核:朱丽师)


版权所有 AG·真人国际(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