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上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邵则遂,应邀开展题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AG真人国际杜朝晖老师主持,AG真人国际周赛华、王光和、李霞、胡平等老师及二十余名硕博研究生参与本次讲座。
“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是学术写作中的要题、难题。邵则遂教授结合语言学领域的选题实例,强调了不同层次员工群体在选题范围上的不同:本科生应解决学力范围内单纯的问题;研究生可以集中于专题、专书研究;博士生则应追求选题的理论价值,讲求体系化、格式化。除了选题拟定得当,论文要突出三“新”,即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只有出“新”,才是一篇有价值的优秀论文。
那对员工来说,该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眼力呢?邵则遂教授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一是从矛盾中;二是从差异中;三是从不平衡、不对称中;四是从比较中;五是从逻辑、情理中;六是从现实需求中;七是从阅读文献中;八是从网上、周边生活中。在每一方面,邵教授都列举了大量实例帮助同学们增进理解。如他提到电视剧《清平乐》热播期间,网络上引发了对于“清平乐”中“乐”字读音的争辩,当时中南民族大学的王兆鹏教授即以此为题,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相关文章。这一事例启发我们要从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提炼选题。
发现问题的下一步是分析问题。邵则遂教授针对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分析问题的诸多参考角度。具体来看,包括形音义、句法、语用、历时、方言、民族语言六大方面。他指出,理解文献在于解读词义,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据文证义都有助于我们阅读与分析文本。邵教授讲解词义鞭辟入里,通过溯源《西游记》中的“销猪”词义,为我们展示了如何一步步因声求义,从而理解词义和文本,结论令人信服。他还强调,词汇研究想要深入,需要具备一定的音韵或语法基础;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时间、空间加以还原,注意方言的空间、共时分布等。
邵教授最后总结道,作为研究者,我们的题目要有张力,能够撬动某一理论板块,与大师、名著对话,有一定的研究范式,能解决文献中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给同学们以选题上的诸多启发。
在交流环节,杜朝晖老师首先发表了个人感想。她指出,邵教授是一位能将各领域知识融通的学者,他的研究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文献意识,能够在大量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邵老师以学为乐的治学精神也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王光和老师、李霞老师、胡平老师,就相关学术问题与邵教授展开交流,参会的同学们也踊跃提问。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在场师生收获颇丰。
审核:杜朝晖 周娜